什么是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轉回和結轉分錄
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是根據估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的成本和銷售的稅費。如果存貨不需要加工直接銷售,則用估計售價減去銷售的稅費確定可變現凈值。如果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則計提減值: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如果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回升,則應將原計提的準備沖回,但沖回的金額應以原計提的跌價準備為限。
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是指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結轉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借:存貨跌價準備;貸:主營業務成本;在結轉時,需要按照比例計算。對于因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轉出的存貨,也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如果按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應當按照發生銷售、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而轉出存貨的成本占該存貨未轉出前該類別存貨成本的比例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終,如由于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并計入存貨跌價損失。是一種當存貨的可變現價值低于原成本時,采取的一種會計處理。具體操作: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企業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即資產負債表日,企業將每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其可變現凈值逐一進行比較,按較低者計量存貨。其中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兩者的差額即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企業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并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意味著存貨所處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等相同,具有相同的風險和報酬,因此可以對其進行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轉銷存貨跌價準備為什么是沖減主營業務成本?
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在銷售或完工結轉時,需要轉銷跌價準備,沖減成本。例如:2012年期初存貨賬面余額為10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為10萬元,根據準則規定,存貨的期初賬面價值應為90萬元,本期100萬元的存貨全部銷售,那么結轉成本100萬元,但是實際的存貨價值是90萬元,故要轉銷存貨跌價準備抵消成本10萬元,抵消后,成本亦為90萬元。
存貨售出時 存貨跌價準備結轉
存貨一般在出售后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是確認收入結轉成本,當該存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是還需要結轉存貨跌價準備
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等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業務成本)
什么是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是指存貨跌價準備賬戶余額的結轉。
存貨跌價準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末,存貨因損壞、全部或部分報廢,或者銷售價格低于成本而無法收回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按單個存貨項目成本與其可變現凈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存貨跌價損失。
拓展資料
企業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部分存貨已售出的,企業在結轉銷售成本的同時,結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結轉的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庫存降價準備金
貸:庫存貨物(或原材料)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是指期末存貨余額價值上升時轉回原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會計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按照會計制度,企業應當設立“存貨跌價準備”賬戶,計算存貨跌價準備。貸方登記應計存貨跌價準備,借方登記存貨跌價損失的實際金額和抵消的存貨跌價準備。期末客人一般處于貸方,反映企業計提但尚未核銷的存貨跌價準備
1、當存貨高于其可變現凈值時,企業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貸:按存貨可變現凈值與成本之間的差額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
2、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時,借入增加的金額:存貨跌價準備;貸: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3、企業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科目,借:存貨跌價準備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式:
計算方法:
存貨期末按賬面價值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賬面價值=成本-跌價準備
期末存貨的賬面價值低于可變現凈值時,不存在減值,仍按賬面價值計量。 此時,賬面價值小于可變現凈值。
當期末存貨的賬面價值大于可變現凈值時,計提減值準備。 此時,存貨跌價準備=賬面價值-可變現價值。 只要之前沒有提到減值,你就說:存貨跌價準備=成本-可變現價值。 計提減值后賬面價值=可變現凈值。